蘑菇,何德何能?
作为一种菌丝体,蘑菇具有多方面的特性,它不仅是日常的食物,也是科学家手中的能源。它更激发了学者、设计师和艺术家的研究热情,更重要的是,这种启发或许会使人类世界更加和谐,在纠缠中体会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T》中文版与 7 位和蘑菇相关的人物对话,试图挖掘并呈现出这一生命体蕴含的巨大潜能。
在苏格兰西南部琴泰岬(Mull of Kintyre)附近的坎贝尔城小镇(Campbeltown),前披头士乐队的键盘手 Paul McCartney 购置了一片 183 英亩地大的农场,名为 High Park Farm。一排低矮的房屋周围环绕着绿荫 —— 田园、草地以及小山坡上的树林,木栅栏里豢养着羊群,马匹自在奔跑。从这里驱车前往距离最近的海边只需 6 分钟。在这位音乐人随后与妻子 Linda McCartney 的婚姻生活里,这片远离城市的苏格兰农场及周围平静的自然风光不仅给予了他们无限的创作灵感,坚定了他们投身环保事业的决心,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抚育下一代的理想场所。
Stella McCartney 2022 夏季系列蘑菇印花连衣裙
这对夫妻的孩子之一 Stella McCartney 如今已是时装界知名的设计师,其 20 年前创立的同名品牌成为第一个从不使用皮革、羽毛或毛皮为原材料的奢侈品牌。谈及坚持这般可持续性的原因,Stella 在与《T》中文版的采访中说,这与自己的父母和童年成长环境分不开关系。「这一切都始于我的妈妈和爸爸 …… 他们不仅是素食主义者,而且是权利运动家和环保主义者,」她接着说,「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我从他们的道德观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甚至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这种观念就完全打开了我的视野。」20 世纪 70 年代,她的父母决定食素,Paul 曾描述过促使这种转变发生的契机:「我们当时在农场的厨房里,像往常一样坐下来准备吃周日的烤肉午餐。
Stella McCartney Frayme 迷链手袋
透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一大群小羊羔,它们从田野的这端跑回另一端。它们玩得很开心,而我们只是低头看了看我们盘子里的羊腿。就这样,我们(和自然)建立了联系。」后来,Paul 和 Linda 开始为来家里做客的人们准备纯素的菜肴,Linda 积极地致力于推广这种彼时看起来「极为疯狂」的生活方式,撰写食谱,发布新书,创立提供冷冻素食以方便烹饪的食品公司。在他们的培养下,Stella 甚至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为什么不吃肉。她在自然的怀抱中长大。
菌丝体生长的森林地表切面,由 Bolt Threads 提供
Stella 将这种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即她所说的「我之为我的重要部分」,带入了自己的品牌,从父母那里受惠的价值观也被贯彻到她的工作与生活中。平日里,她会尽可能多花时间待在户外,她与家人在乡间别墅的花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我喜欢用我们种植的所有新鲜蔬菜为家人做汤。」她说,「2020 年,疫情隔离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做新鲜的蔬菜汤 —— 我就是这样一个不浪费,也无所求的人。我想这是我所做所为的核心,无论是在品牌中,还是在我的个性里 …… 我非常珍惜那段隔离的时间,它使我能够放慢脚步,花很多时间在大自然里,目睹春季的来临。我意识到,我从来没有真正地停下来感受季节的变化。当生活繁忙时,季节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但能够花时间观察大自然的演变是非常特别的。」
Stella McCartney 2022 春季系列迷你连衣裙、夏季系列裤子
从品牌 Stella McCartney 创立时起,她就越来越多地了解到我们人类行为会对气候变化产生怎样的影响。Stella 说,「我在这个领域的工作真的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现在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专注于在我业务的各个领域寻找最佳的有益气候的解决方案。」除了坚持从不使用真正的皮革或皮毛外,她还在系列的发布、线下的店铺销售活动中倡导人们发现自然的美好与重要性。位于伦敦梅费尔区的 Stella McCartney 旗舰店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也与上文所述的农场有着直观的联系 —— 她将 High Park Farm 里的石头摆放在一楼的店铺里,上面还有苔藓和百里香叶;旗舰店二层是一座花园,里面种植着一年生或季节性的植物,白桦树和来自苏格兰的野姜、苔藓和蕨类植物在此生长。「我们可以在那里做任何事情,对我来说,能够在邦德街(Bond Street)的建筑内拥有一个花园,感觉非常奢侈。」她坦言。
时装设计师 Stella McCartney
Stella McCartney 强调有机、回收和再利用,也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共同研发新的材料。2016 年,Stella 第一次拜访了材料开发公司 Bolt Threads 位于旧金山的总部。「我记得在第一次会议上,我摸了摸他们向我展示的蛛丝,它是如此柔软,看上去如此奢华,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开始的地方,然后他们向我们介绍了 Mylo™。」她回忆道,「我们开始与 Bolt Threads 的团队紧密合作,这真的是一次发现,双方都发现了各自的需求,因为他们的团队基本上是科学家,他们不在时尚界,他们的专业对我们来说也是全新的领域 …… 所以我们一起开展了合作。」Mylo™ 是一种由菌丝体(蘑菇的无限可再生地下根系)制成的皮革替代品,Bolt Threads 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用护根、空气和水重现了森林地表,那里的菌丝生长最好,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材料科学类别。这种生物基材料与皮革在外观及手感上都十分相似。与其他人工合成的仿制皮革相比,Mylo™ 并不以石油为原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杀死任何一只动物。」Stella 补充说。
在第 60 届米兰国际家具展,Stella McCartney 推出了「时尚的未来:与 Stella McCartney 的创新对话」展览,并于 6 月 7 日至 12 日向公众开放。
昨日(6 月 6 日),品牌在特别设计的蘑菇沉浸式体验空间提前揭晓了 Frayme 迷链 Mylo™ 特别版奢华手袋及一系列独家合作展品,诠释品牌可持续力和获得的成就。
「与所有的创新一样,需要时间、精力和投资来与创新公司合作,开发出可以进入市场的东西。」谈及与 Bolt Threads 合作研发过程中的障碍时,Stella 说,「但我认为这也是这个过程中令人振奋的部分。我喜欢看到新的原型产生,并根据我们的反馈得到更新。」于是,Mylo™ 的质地、柔韧度和耐磨程度在长达 6 年的反复设计、反馈与建议中渐渐得到了完善,Stella McCartney 用这种新型材料制成的产品也从包袋逐步延伸至服装领域。虽然这些服装 —— 有着块状切割纹路的黑色上衣和长裤 —— 暂时还无法大规模量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仍旧代表了时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目前,因为产量相对有限,所以 Mylo™ 的成本较高,但我相信我们将达到一个生产阶段,这意味着 Mylo™ 的价格将与我们常规手袋的价格保持一致。所有的创新都是一样的,需求量越大,价格就越低。」她总是怀揣希望,并坚持自己的目标 —— 只消回顾一下她过去 20 年的职业生涯即可知晓。
Stella McCartney 2022 夏季系列镂空连衣裙
Mylo™ 给予 Stella 的创意不仅仅是产品方面的,也是美学及灵感方面的。就在她开始为品牌的 2022 年春夏系列工作之前,她看了 Netflix 推出的纪录片《神奇的真菌》(Fantastic Fungi,2019),「令人难以置信。」她说,「我被真菌所处的另一个世界所启发,它给了我们真正的提醒:你在生活中看不到的东西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菌丝。」
「看完那部纪录片后,我对真菌和菌丝体抱有极大的热情,而且我们的 Mylo™ 进展得很好,所以我把整个系列都献给了蘑菇,取名为『蘑菇是未来』(Mushrooms are the future)。系列的服装上不仅有美丽的、手绘的蘑菇图案,我还在平台上告诉人们这些不可思议的生物体的无限潜力:它可以作为药物来治疗癌症、抑郁症;它能分解废物和泄漏后的石油;它是对抗气候变化的天然工具,等等。我们还与英国真菌学家 Merlin Sheldrake 合作,他也是《纠缠的生命》一书的作者,普及了蘑菇和人类如何产生交织的故事。」Stella将这种生物体所激发的能量带入了自己的设计领域,并不遗余力地号召人们关注潜在的问题解决方式。
全球首款菌丝 Mylo™ 手袋
当被问及是否还在关注其他令人振奋的新型生物基材料时,她谈到了 Stella McCartney 2022 秋冬系列中使用的另一种皮革替代品,由来自意大利酿酒厂的葡萄废料制成。她兴奋地说道,「这真是不可思议。你怎么也看不出这些包是由葡萄制成的,它非常『逼真』。我们正在使用这种葡萄皮革制作我们的新系列手袋,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拥有它了!」
Stella 说自己是一个「非常孤独的战士」,当她踏上这条路,创建一个不使用任何皮革或毛皮的奢侈品牌时,「人们会像看疯子一样看着我。」既然皮革对大众的吸引力无法取代,那么就创造一个能在各方面都与其十分相像的材料 —— 这不仅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益处,也是像她一样的变革者尽其所能的奋斗结果。也许是因为材料上的创新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或许是因为环保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她直言,她对我们这个星球的未来感到更有信心:「今天的年轻人一次又一次地表明,他们是天生的活动家,愿意对现状说不。」
「当你读到这些文字时,真菌正在改变生命发生的方式,就像它们已经进行了十几亿年那样。」英国生物学家兼作家 Merlin Sheldrake 这样描述真菌。他的著作《纠缠的生命》出版于 2020 年(并即将于 2022 年秋天在中国出版),讲述了真菌如何创造了我们现有的世界、改造着我们的思想、塑造着我们的未来。「它们以岩石为食,制造土壤、消化污染物、滋养或杀死植物,在空间中生存,诱发幻觉、生产食物、制造药物、控制动物行为、影响地球大气层的组成 ……」Sheldrake 在与《T》中文版的采访中说道,「真菌是生命王国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动物、植物有着同样宽泛而繁复的分类。它为我们理解地球提供了一把钥匙。」在他看来,真菌的作用与妙处一直被大家所忽略,未得到它应有的关注度。而他想且正在做的,就是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让公众注意到这些神奇的生物体。
Sheldrake 真菌研究的起点,始于对周围事物变化方式的好奇。「一根坚硬的木头为什么会变成了土壤?糖为什么变成了酒精?面团又是怎么变成的面包?」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总是会将他带向真菌 —— Sheldrake 将其形容为「新陈代谢的奇才」——「真菌具有惊人的塑造以及重塑世界的能力。它可以消化任何东西。没有它们的分解能力,我们的生活将不可想象。如果没有任何东西腐烂,地球将堆积数千米深的动植物尸体。」Sheldrake 充分理解这一原理后,更新了他对世界的认知:「我们生活在分解后的空间中,合成者创造,而分解者分解。需要有分解者的分解合成者才能创造 ……」这样的发现令他兴奋,关于真菌的兴趣与研究也随即展开。「原来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真菌在对许多东西负责。」Sheldrake 回忆着自己当时的心情说道。
Sheldrake 的著作《纠缠的生命》封面
随着他在生物学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Sheldrake 对共生关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共生是指不相关的生物体之间形成的密切关系),而他惊讶地发现,真菌就是地球历史上一些最重要的共生关系的主要参与者。「在植物的祖先进化出自己的根系之前,真菌其实是它们的根系。今天,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依赖于这些真菌,它们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贯穿土壤,并与植物交换养分。」Sheldrake 分享道。曾经他认为是独立个体的植物,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纠结关系的产物:「菌根真菌是植物中比木材、树叶、花甚至根更古老的一部分。」而这一发现,也引发出了他新的困惑与研究方向:「我们所说的植物实际上是进化后养殖真菌的藻类。藻类养殖真菌,真菌又养殖藻类。
生物学家 Merlin Sheldrake,由 Hanna-Katrina Jedrosz 拍摄
这种古老的关系是维持几乎所有陆地生命的食物链的基础。这对我来说曾经是,现在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发现。」对此类发现的困惑与疑问,也让他决定投入研究这种古老的关系及其地下的影响网络。
在不断地研究真菌的过程中,Sheldrake 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刷新,而他也正在发挥着自己身为「真菌传播者」的小小角色,将真菌的神奇传递给别人。除了生物技术和当代药用领域之外,创意设计行业也以菌丝为灵感,强调并应用这种生物体之间的紧密连结状态,积极开发与之相关的新型材料。真菌的魅力正逐渐被发掘。
问及 Sheldrake 如今的研究进展,他认为,自己还没有,也不会很快从这个错综复杂的课题中「解脱」出来。「我们对这个令人费解的生命王国的了解才刚刚开始。无论怎么看待它,都仍然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多媒体艺术家 maf 眼中,真菌不像是长在地球上的生物。它们的结构、颜色、造型独特且多样,有着一种图形化的美感。「有时候觉得它们很可能就是地外生命的一种形态,也许有的星球就是真菌主宰的。」2021 年,maf 曾将菌株的多样性和变异性视觉化,创作了一套以「真菌」(Fungus)为主题的英文字体。但由于和常规的英文字母相距甚远,所以基本没有可读性。「或许可以用作密码」,他说。
maf 的创作以平面设计等视觉作品以及强调画面感与叙事性的声音作品为主。无论是视觉还是声音创作,maf 都将它们视作基于视觉元素抑或声音元素通过排列组合与调整比例进行的编写与构成。在他看来,视觉作品和声音作品有着很强的共性。中文表达中,视觉作品的创作被称为「构图」,声音作品的创作则被称为「作曲」。
多媒体艺术家 mafmadmaf
但在英文表达中,他们都被称为「Composition」,而 composition 的词根 compose,就有「编写」「构成」的含义。「在创作声音作品的时候,我会想象每种声音在听觉中的空间位置,这和我的平面设计思维是一模一样的,而声音是可以用画面构图的方式创作的。」通常情况,maf 会想象出一个空间,将自己与听众置于其中。空间里面的每种声音的方位对于听众来说都可以辨别和确定位置。「比如,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空间 —— 正前方是开阔的湖面,头顶有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响声,右前方有鸟啼,左前方有人细语 。」maf 举例说,「这样的声音『构图』会让听者产生联想,甚至具象的画面。」
声音与视觉的联结互通似乎是 maf 创作中的永恒主题。他用声音来表现空间,又通过视觉启发声音。在他看来,作为地球上特殊存在的真菌,它们视觉上特有的生命力也能用在他的声音创作中。许多自然纪录片中真菌生长的延时摄影(timelapse)画面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mafmadmaf 2021 年在四川丹巴登山时,
沿途发现了不同植物、苔藓、真菌的共生系统,
由此感觉整座山的植被连成一体,照片由 mafmadmaf 拍摄
「延时摄影浓缩了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漫长时间,也增强了画面的爆发力。」maf 说, 「一个接一个破土而出的真菌,好似独立个体正在发出生物电信号 …… 地球无时无刻不经历着亿万次这样的过程,它代表的生命力之巨大是让人敬畏的。」这种充满着生命力与爆发力的视觉画面成了他为「东边野兽」创作主题曲的灵感来源。作品中,声音元素从简单,逐渐扩张、叠加、重复 …… 直到元素爆炸式地增长 —— 这和生命的诞生与延伸是同向的。在此时刻,「声音的生长和真菌的生长交叠在一起。」maf 说。
maf 总觉得,作为对一种生物种属的概括性的总称,真菌与人类是出现在地球上的、平等的两种生物。在看似为人类主导的空间中,真菌「见缝插针」似的生长着,填充了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缝隙。「它们相互连接的菌株,使得同一片地方的真菌几乎可以视为一个整体,每个单株都是它的器官 —— 如果一只动物的皮肤有一座山那么庞大,它的感知力可想而知有多么敏感和复杂。」
「真菌比人类还要古老,它生存了上亿年,完美地适应了这个星球。」谈起真菌,产品设计师李明亮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他生长于野生菌菇资源丰盈的云南省,真菌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成长经历。在云南雨季的午后,蘑菇会在草丛中、台阶上等各种意料之外的地方冒出来,填满所有的缝隙,抢占几乎每一寸的生存空间。李明亮常常去附近的山中采蘑菇,「雨后的山上全是蘑菇,一朵一朵的,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李明亮回忆道。对于不同菌类,是否可以食用,又该如何食用,李明亮也侃侃而谈:「鸡枞菌,切片油炸,炸出来是鸡肉味的 …… 见手青,吃完会产生视缩小的错觉。它切开是黄色的,遇空气后氧化会变成青蓝色,而且非常好吃,味道比任何海产品都鲜美。」
高中毕业后,李明亮考入北京服装学院,学习产品设计。上学的最后一年,他在实验室的培养皿里,用真菌做出了一种硬度和光滑度都堪比压缩板的、用于产品设计的环保材料。事实上,随着近年艺术设计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与日剧增,真菌材料在国外已不算一项新兴技术,但在中国,相关技术仍然凤毛麟角。
品牌合伙人洪丽娟;产品设计师李明亮
李明亮对真菌材料的研发源自一次爱好中的偶然。他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兴趣,爱好养甲虫便是表现之一。在日本,有一种在菌瓶中种植云芝和平菇作为甲虫进食材料的技术,李明亮便一直在用这种方式喂养甲虫。也就是在此过程中的一次偶然发现,让他产生将菌丝研发成材料的想法:一个顺手扔掉的养虫子的菌瓶放在干燥的环境下后,变得异常坚硬。「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做一些硬质的材料?」
在研发实验开始之前,李明亮对它的预期是「代替压缩板」。压缩板是做凳子的常见材料,它的原理是在原料中填充胶水,让其黏合。而菌体就像一个天然的胶水,它会在两片材料中的空隙中生长、填充,联结材料。最后在与空气接触的地方形成一层薄膜。李明亮的真菌材料研发以压缩板的原理作为参照对象,只是将原料与胶水换成了更为环保的菌体和农用废料。「把压缩板放到自然环境下,它的降解速度比木头斧子还要慢。而菌体制成的材料降解性则远远高于压缩版。」李明亮解释说。
品牌「无山」的真菌材料作品
有了想法后,下一步就是实践。养甲虫的多年经验,让李明亮对菌体的种植方式有了一定认知,即以农用真菌做演变。为此,李明亮咨询了种植蘑菇的农民,结合他们的经验技术进行实验。「按一个标准流程走:搅拌均匀,高温灭菌,然后让它(菌体)在模具里自然生长,形成一个特定形状。」这个流程结束后,他又开始研究被菌丝所粘连的农业废料的配比。「菌丝这一材料的好处是,它自己就会成型。只要调整温度和湿度,它就可以在缝隙中生长。大概一个月左右,它就可以完全填满模具。」操作中最困难的,反而是对「无菌环境」的把控。「菌丝生长对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要把其他细菌灭掉,只让一种菌存活。否则它们就会互相排斥、消灭。」实验过程中,他曾因操作过程不规范、技术不达标,产生了大规模的感染情况。但一旦把无菌环境解决,剩下的工作就颇为轻松:「灭菌以后,在木屑上面点几个菌丝体,菌丝就会沿着(木屑)慢慢地往下长,将整个材料包裹。」李明亮对材料的要求非常简单 —— 他想用菌丝材料代替压缩板做出一套桌椅,因此它的承重力与抗打击性要足够强,密度要足够高,并且表面还要足够光滑。整个的实验过程,就是不断探索合适的菌丝种类与原材料配比的过程:「我一共试了 100 多次,最后有一两种符合我的标准。」
刚毕业时,李明亮并没有感到彼时市场对菌丝材料的需求与关注。直到 2021 年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发起了「中国 Eco Design 可持续设计大奖」,这个项目才受到关注。这时起,他才下定决心将「真菌材料」作为他与合伙人洪丽娟创立的品牌「无山」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品牌的合伙人,洪丽娟被李明亮讲述真菌与自然时透露出的激情与热爱所触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令她与李明亮的设计理念天然地契合。如今,他们想做的,是使材料成为产品,而不是一个只能出现在展览中的展品。然而要达到如此理想预期,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如果要用到产品中,外部环境会对其有很大损伤。因此材料性能还要有所提升。」李明亮说,「比如这个材料不能长时间湿水,我也在思考是否要在其表面做一些纳米涂层,进行一些短暂的防水。」他们还想到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从最简单的包装材料着手,「即使后来碎了,也可以直接丢弃,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
「每一种真菌都有一两种特殊技能是我们不知道的。日本有一种长在树上、像灵芝一样的树舌。它的质地比石头还要坚硬,可惜生长速度太慢,需要 4 到 5 年。」对于真菌材料,李明亮与洪丽娟还有很多想法,他们成长于与自然连接紧密的环境中,对自然环境的兴趣驱动着他们在环保主题中的设计与研发。「真菌的研究是从这个世纪才开始的,它的未来还会有很多很多不可思议的可能性。」李明亮说道。
湖南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唐诗对《蘑菇图鉴》(Mushroom Botanical Art,2021)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这本书太漂亮了,它本身就很像艺术品。」2022 年 1 月,日本 Pie International 公司出版的《蘑菇图鉴》由唐诗翻译与编辑,于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唐诗介绍说,「它的封面用了满版烫金的工艺,线条非常细腻丰富,且需要套印,金色边框要准确地对应到印刷的彩色小蘑菇上。」打样阶段,她与印厂负责人对着定制的烫版连连赞叹,「这本书很像一件工艺品。」
与本书装订工艺同等精美的,是书中收录的图鉴。与国内市场上专注于实用性强、文字量大的科普类图鉴相比,这本《蘑菇图鉴》以视觉信息为主,收录了 18-20 世纪欧洲与日本不同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绘制的图鉴,让图像本身传递信息。「它主要介绍的是『图鉴』,而并非真菌这一物种。」唐诗解释,「图鉴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非常多样的,早年的图鉴以画为主,仅仅依靠视觉信息就将真菌的一切浓缩于一本书中。」书中收录的图鉴来自不同地域、时代,以及科学家,使得图鉴的绘制风格、印刷技术和最终呈现的效果都大相径庭。它传递的不仅仅是关于真菌的信息,更是关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的信息。「这本书将图鉴中的绘画抽取出来汇编成册,能让我们更集中地去关注科学家是怎样以手绘图的形式将真菌的生态展现出来的。」唐诗说。
《蘑菇图鉴》内页
由于原版图书出版社的主要受众为日文、英文读者,因此书中只选取了欧洲、日本两个地区的图鉴。两种地区的不同地域气质、流行画风与技术,也从图鉴的视觉呈现中传递出来。「欧洲图鉴以手工上色的石版画、铜版画为主,日本则主要是彩色写生图。」唐诗举例,「另外,欧洲图鉴的版式会更接近现代图鉴,对切面图等细节的展示更为细致。」
18 至 19 世纪是菌类图鉴的黄金时代。如果仔细翻看书中收录的欧洲图鉴,会发现一些很超前的尝试。「比如 18 世纪的图鉴已经用图片还原了孢子和孢子印的真实颜色,《意大利北部布雷西亚一带的菌类》在 19 世纪已经采用了接近现代图鉴的构图(含外形相似的食用菌和毒菌的对比图、生态图和白色切面的对比图),《法国植物志》把菌类成长阶段的各种形态、菌盖和菌褶、子实体的切面、局部放大图等内容都囊括在一幅图中,并采用了上图下文的独特版式 ……」唐诗说道,「正是因为『百花齐放』,才能从这样的类比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而日本的图鉴中,则有不少关于食用菌菇、药用菌菇的观察。书中,收录图鉴的间隙穿插了 5 篇相关专栏,有关日本蘑菇图鉴的专栏文章就写了有关「吃」的事。此外,书中收录的《本草图谱》是药物考察;《福草考》是对灵芝的考证,也类似药物考察。
出版社编辑唐诗
真菌似乎无处不在,在自然界中,它填满所有缝隙、抢占生存空间。在虚构的作品中,它也常常出现在艺术家的画笔下。相比之下,图鉴中绘制的菌类则更加严谨、客观。「艺术创作没有边界,艺术作品中的菌可以是任何形态,可以『生长』在任何环境下,任由想象力驰骋,但图鉴中的菌必须以科学、正确的方式展现出来,它是科学家对菌类长时间观察、研究、总结的成果。」唐诗说道,「另一方面,科学家观察、发现新品种,绘制、传播图鉴,也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灵感启发。」
随着科技进步,我们对物种有了更加精准的记录方式,即数据库中的基因信息,图鉴方式便不再流行。面对这样精准记录的数据方式,唐诗则认为,图鉴在对比下显得更加魅力与耀眼,也更具传播性质。「无论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新物种、用生物画记录,还是靠基因序列研究读取新物种,都属于『发现』,是『科研方式』,而不是传播方式。生物画之所以能兼具传播功能,是在于它所呈现的视觉信息丰富且一目了然,编成图书时可以直接使用,数据则不具备这种功能。现在采用更多的依然是图鉴的形式向大众推广、传播,图片多为后配。」唐诗说道,「这种传播和数据库优势没有任何冲突。它传播的是传统图鉴的魅力。」
唐诗指出,与其将这本书理解为菌类的百科全书,把它当成「鉴赏类图书」或者「史料」更为贴切。「如今已经鲜少有人花费这么大的功夫去制作一本图鉴了,这也就让它们显得更为可贵。」
因为要翻译本书,唐诗也多了许多深入了解真菌的机会。在做调研时,她顺藤摸瓜地发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菌类,其中一种令她印象深刻,它有着短小的造型,呈现着像水泥一样的深灰色。「真菌真的太神奇了,仿佛得到了造物主的恩宠。它们奇特的外形和生态真的给了人类太多的想象空间。」翻译本书后,她开始留意文学艺术作品中真菌扮演的角色,有时也会在偶遇菌类时驻足观察。「可能是被这本书传播了孢子吧。」唐诗说。
身为一名植本食疗导师,薏雯致力于分享可持续的食物系统以及生活方式。对待食物,她有着一套全新的看待方式与标准。蘑菇就是她眼中的「完美食材」。蘑菇味道鲜美、口感丰富,并且富含维生素 B 和 D,以及蛋白质及纤维。最重要的是,蘑菇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可以在其他食材不能存活的恶劣环境下生长。在替代蛋白质食品技术领域的研究中,蘑菇中的真菌蛋白还很有可能在未来的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可持续饮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希望帮助解决粮食安全问题。2019 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食品及饮品品牌 Knorr 发表的《未来 50 种食品》报告中,蘑菇也被列为可以提高膳食营养价值,同时减少食物供应对环境影响的食品类别之一。
植本食疗导师薏雯
或许不难推断出,对于食物,薏雯最看重的,是食物的社会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这也是她与合伙人 Laurien Lee 共同建立「植本食薏」平台的初衷,她们希望创造出一种以植物为本的「新语言」,通过对「新语言」的学习,分享与提倡以植本食物为根基的生活方式,通过口中的食物改变地球环境。
植本食薏的理念中,烹饪方式是重要一环。薏雯倡导每个人以更加靠近植本食物本身的特性、根据季节与自然环境进行烹饪。并且以多样性的食材为原料,推进可持续的食物系统。蘑菇作为口感与味道都多样鲜美的的食材之一,成了薏雯「植本食薏」菜谱的重要角色。薏雯表示,蘑菇种类众多,越是野生的蘑菇,味道也就相对鲜美。针对不同的蘑菇也有着不同的烹饪方式。比如,猴头菇可用作烧烤串、沙拉凉拌菜、三明治或汉堡,也是汤或炖菜时绝佳的「未来食材」。同时,薏雯也喜欢用杏鲍菇做植物性「扇贝」,烹饪前需要腌制过夜,尔后煎制。这种蘑菇多汁、半硬、有嚼劲,非常适合做云南手抓饭。云南松露还可以制成盐、油和松露酒等松露制品。四川人则会用榆耳作为「夫妻肺片」,味道只增不减,「因为魔法在酱汁里。」薏雯说。还有有趣的赤松蘑菇,带红色的头部,水润但质地很好,虽然没有太多天然风味,但可以为菜肴增色。
薏雯的蘑菇料理:蘑菇搭配绿色鹰嘴豆泥
除了烹饪方式外,食材的购买渠道也需注意。对此,薏雯建议从或当地的小农市场(而非工业化的市场)中直接购入食材,了解自己烹饪食材的来源。云南当地的蘑菇市场就是与生态联结紧密的最佳例子。体验过云南菌季的朋友曾向薏雯描述当地热闹的蘑菇市场:「当地居民从山上、森林中寻觅蘑菇,然后将寻觅到的蘑菇直接拿到市场上卖。」薏雯转述,「这与我们在北京、上海经常见到的菜市场完全不同,非常独特。」她对云南的野生菌味道印象深刻,将其形容为一种「森林的味道」。去云南旅游时,她带了一袋野生菌回到上海。「可惜没有赶上菌季,否则可以尝试更多的蘑菇种类。」今年夏天,待城市解封、边境重新开放之时,薏雯期待去体验菌季的云南,去北欧采集蘑菇。
无论是四处奔波,在厨房中试验,还是与品牌合作开发食谱,这些都是薏雯了解蘑菇世界的渠道。「但我仍在继续学习和试验,并享受这种过程,生活的美好就在于此。」薏雯说。
如果将蘑菇拟人,艺术家龙盼认为,蘑菇很像她的老师。
2019 年,龙盼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在她创作生涯起步时,龙盼处于一种在探索「艺术是什么」的摸索阶段。这样的迷茫状态中,蘑菇一直引领着她。「我发现蘑菇有很多独特的点可以跟我们生活中的议题连接。我常常会以此为切口,拓展问题。」
龙盼以蘑菇为主题的创作最初源于在杭州读书的经历。一次长达几个月的外出后,她回来发现房间和地下室到处都长满了奇奇怪怪的霉菌,仿佛私人空间被另外一种生物侵占了。她感受到了一种人与生物之间的博弈,开始对真菌这一无孔不入的生物产生兴趣。随着研究的进展,她将创作方向从霉菌转为以菌类果实存在的、拥有更多创作可能性的蘑菇。
龙盼的艺术作品《时间的缝隙》
刚接触蘑菇时,龙盼对与它的生命力还没有概念。「我拿到菌包和菌种时,它的质感很像泥巴。我掰、捏,揉 —— 完全把它当泥巴在用。」后来她发现,蘑菇是一个特别有主动性的生物。蘑菇的生长周期很短,把它培养在各种奇怪的容器和生长条件里,能够在几天之内看见它面对环境做出的选择。她曾经把一个小菌块放在硕大盒子里培养,两个礼拜后打开盖子,发现菌体长出了两个特别长的触角、正在向盖子的边缘上延伸,「像一个天桥一样」。有时,龙盼会将菌体养在一个表面密封的容器中,试图控制它的生长路径。但菌体总是会在她没有密封好的、遗忘的小角落中,顶开盖子、砰地冒出。「我以为我驯服它了,但没有。它有自己的脾气。」
龙盼的家里养满了各种菌类,用她的话说:「非常乱、惨不忍睹」。与蘑菇朝夕相处后,她渐渐知道了对方的习性,「就像谈恋爱一样。」龙盼形容说。在她家里培养的诸多蘑菇中,有一个渐渐触碰到了窗帘,接着长出了小小的菌丝,穿过布料,在窗帘的另一端结成了果实。它的生长过程与布料的阻隔融为一体。龙盼惊叹于菌丝这种像胶水一样的强大穿透力和连接能力,这是她在网络上对蘑菇的调研中没有发现的。「蘑菇不像我们人类,我们是一个个体,肢解了,生命就不复存在了。
艺术家龙盼
但菌这种生命可以被随时拆开,也不会影响它的继续存行。即使拆成 1000 块,它还是可以成为一个整体。」龙盼说道。启发自这种强大的联结性,龙盼尝试着将它的联结性作为一种意象,转嫁到人类社会中支离破碎的现场。在她 2020 年的作品《又生新芽》中,龙盼利用菌丝胶水一样的联结性修复了一张破旧的凳子。她在凳子的残缺处种上菌体,菌体生长出的菌丝填满了凳子的残缺,似乎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真菌跟水泥不一样,用它填满后,生命可以重新从空缺的地方冒出,或者说,它可以让它修补的物体变成一个有物象的生命,转换它的存在状态。」龙盼说。然而对比将真菌运用于修复物体方面,龙盼认为这只是她一个下意识的想法。她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其他的生命加入我们的世界,抑或我们如何加入其他生命的世界,去「修复」我们所遗忘的事物。
除了联结性,蘑菇也令龙盼增加了很多她对人类社会的理解。一些从农村来城里务工的青年,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种植蘑菇,蘑菇融入了他们的记忆与背景。龙盼会以这一点作为共同话题,与他们展开对话,取得他们的信任。在这里,蘑菇又成了她建立关系的媒介。
真菌常被用作为战争时的应急食物。叙利亚战争中,很多人躲在地洞或防空洞里,很难再回到地面上耕种。真菌由于生长周期短、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成了很多人补充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这方面又让龙盼觉得真菌有了某种末世意象。她将这种末世感体现在自己 2019 年的作品《末日栖居》中 —— 蘑菇在一个废墟般的装置上种下、生长。这一想法来自于重庆这一城市的拆迁问题。「因为我们的城市一直在更新换代,似乎总有一个个拆迁浪潮,重庆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城市。」龙盼说,「很多房子是好几个世代生活在一块,拆迁就把所有的记忆都拆除了。」在重庆,龙盼看到了那个拆迁后的废墟现场,「我当时在想,我们如何用县城地上一堆散落的残片将过往的生活印记和人群重新连接在一起?」龙盼说,「所以我那个时候就设定了这样的环境,以菌丝为末日生存的媒介。」在作品中,菌体似乎成了在末日语境下,重新联结我们的一个非人类对象。
「在没了解蘑菇之前,我对生活没有什么概念。除了自己身边 10 米范围之内发生的事情,我都不知道世界在发生什么。」龙盼说,「而蘑菇的维度特别丰富,随便从哪个特点切入、拽出来,就可以与生活里的某一个位置建立一些特定的联系。」龙盼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被蘑菇引导着,理解生活的社会。而她与蘑菇相处了那么几年,也还是没能把它了解完。